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8-07 10:15:12
基本思想:课程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建平中学要在课程的系列化、校本化、国际化等方面有所突破,要激发教师投入课程改革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享受课程改革的成果。
目标:构建体现学校文化追求的特色课程,一个由领域——学科——(系列)——模块组成的建平学校课程体系;关注课程管理特别是过程管理;优化课程评价。
主题词:管理、评价、优化、沉淀。
1、建设一批精致的课程模块。形成系列学术课程、德育课程、竞赛课程、活动课程;
梳理已有的模块,选择优秀模块加以固化,编成教本和学本,然后传至下一个年级,同时加以改进,不断完善。
完整的“课程模块”必须构建起“课程纲要”、“教材学本”、“学习方式”、“评价模式”。
2、完善丰富的教学实验方式。继续施行分层次、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语文数字
化课堂实验、数学TI实验、物理激光实验、生物显微互动实验的教学功能。
3、整合全面系统的评价模式。建立建平评价体系,实施多元评价方式。做好下面几项
工作:学分制、多元评价机制、过程评价、评优系列的进一步完善。
4、构建规范的学校课程制度。学校课程制度是在学校时空范围内形成和制定的强制要
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规则体系。它包括:
? 学校课程规划制度、
? 学校课程设置制度、
?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
? 学校课程实施制度、
? 学校课程评价制度、
?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5、实现建平德育的跨越发展。
在德育主体上,应从教师个体,向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群体,班主任、任课教师、学
生、家长、专家、离退休干部、各界精英、社会普通劳动者等多元德育主体的转变。
在德育内容上,应从单一的学校德育,向丰富多样真实复杂的社会德育转变;
在德育形式上,应从侧重静态的道德知识教育,向灵活多样、注重实效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动态教育转变;
在德育规划上,应从追求短期行为,向注重常态化、长效化转变。
6、优化建平学校的国际课程
培养建平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即在全球化社会中生活和工作能力,这是一种双向理解、
双向交流的能力;培养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竞争、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提升建平课程的国际认可程度;完善留学生课程体系,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
2018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7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