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上海中考政策指南   2018上海中考大事记   上海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家长频道   返回首页

中考上海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中考古诗文必背知识点(4)

来源:本站原创        2010-06-25 10:31:03

说两句

  •   【第六册】

      一、《饮酒》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远。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⒈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⒉拓展: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⒊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二、《行路难》    唐朝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⒈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⒉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⒊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游山西村》  宋朝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⒈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⒉拓展:《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⒊拓展: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⒋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⒌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6.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四、《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萧,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朝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⒈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3.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六、《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⒈概括封建社会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表明对统治者的谴责和劳动人民的同情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3.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朝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椅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黑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⒈狂风咆哮破物飞茅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⒉连夜遭雨的惨状的句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⒊表现忧国忧民感情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⒋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⒌拓展: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m

      ⒍拓展: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属于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句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e

      7.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8.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18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17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上海中考指南

    上海中考指南

    《上海中考指南》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政策及数据进行了更新,希望《中考指南》陪伴在每一位中考学子及......[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说明

    自主招生

    自招方案

    中考体育

    特长生

    中职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家长

    期中试题

    中考高分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格致中学

    大同中学

    上海中学

    七宝中学

    南洋模范

    立达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