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首先考查学生确定文体的能力,2011年的《悄悄地提醒》,2012年的《心里美滋滋的》均适宜写记叙文,若硬要写成议论文,势必内容空洞﹑难以立论。
文题——写人记事的全命题
近几年来上海的中考作文题都是全命题,而且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题目通常在4-7字之间。全命题有利于学生即时投入写作之中,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命题者出一则好题应视为幸事。考生迅速区分题目的类型,也是写作必不可少的事。全命题的类型有“主题型”的,所谓主题型就是从作文题上看到了文章的主题。如2005年中考作文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题目要求我们必须写同学们蓬勃向上、阳光灿烂的生活,展示“成长”的印迹。如若写苦涩的,郁闷的材料就会走题。其次是“范围型”,如2010年中考作文“黑板上的记忆”,就很有代表性,如果离开“黑板”这一特定的范围,再生动的事例也是离题。再有“情景型”的命题,如2011年的“悄悄地提醒”,此题规定文章的内容必须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中展开,然后构思特定情景中的具体内容,据此,在短时间内区分题目的类型,有利于快速构思作文。
命题作文尽管在审题上不给学生设置障碍,但并不等于不需要审清题意。考生拿到作文题后,重要的是积极思考、认真读题,读题的过程就是理解文题的过程,读题必须读深、读透,切忌匆匆一瞥便盲目下笔。如2003年中考作文题《我想唱首歌》,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明白“我”是叙述的主体,文章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不能写成“正在唱”或“唱过了”;“唱”是颂扬、赞美,要明白“为谁而唱”、“为何而唱”;“首”是量词,表明所唱的内容必须集中;“歌”是唱的内容、对象,即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有人认为,全命题作文题意明确,可不必读题,这是一种不妥的见识。又如2010年中考作文题《黑板上的记忆》,这道作文题应该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有较为宽泛的选材范围,学生在作文中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不过,这个命题在审题上必须要注意:“黑板上”是叙写“记忆”的着眼点、引发点,所以不能仅写“黑板上”的内容,或写课堂教学的内容。这道题目并非是“难忘的一堂课”,更不是对“黑板上”内容的回忆。写作可以由“黑板上”的内容引伸开去,文章的内容应该与“黑板上”有所关联,但又不局限于“黑板上”。必须将视野拓展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重点放在“我的记忆”上。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有时为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还附有提示语,这是命题者对考生理解题意的一种提示,为考生审题所铺设的台阶,也可以说是浓缩了的写作指导。对于命题作文的提示语,我们必须认真解读,做到心领神会。如2007年中考作文题《记住这一天》,题目中提供了一段提示语:“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根据提示语,我们作一番解读,便可明白题目中的“这一天”,既可以是一整天,也可以是一天中某一个有意义的时刻。“这一天”既可与校园内的生活有关,也可写校外的生活内容,文中可写个体的“我”,亦可写群体的“我们”,选材范围非常宽泛。然而,由于题目中有了“这一天”的限定,就要求考生在文章中更加关注过程,关注平凡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从中获取对“我”有触动﹑有感悟﹑有意义的事例,唯有关注,才会发现“意义”,也方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