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天,黄叶地,满目萧条。承着一抹秋阳,万物都舍去了夏日的奔放,纷纷垂着成熟的果实,开始了丰收后的思考。
车笛阵阵,驶过不远的马路,留下阵阵令人心烦的轰鸣,来来回回撞在居民大楼间。这样的周末,早就过了不知多少了,我侧坐在摇椅上,合上书页这样想着。
耳畔充斥着小汽车大卡车滚轮而驰的声音,我却悠然自得地捧着本书闭目养神,仿佛正沉浸于难得的安静世界里……的确,此刻,在我心里,这个环境是那么深邃那么祥和;独处的时候总是这样,身外之物似乎都摒却了。
记得有句话说得好,叫作“宁静致远”。这从中凸现的,便是一个“静”字。这个字真是好写得很!世人都会写。可每逢追究起它的深义了,大部分人就都侧身躲得远远的;只有大贤才真心追求。晋朝的大隐士陶潜先生就写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可见,自古大贤就知道,想在尘世里维一份清闲的心境是多么得不容易,可随即又有一句接上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后句说得多妙,好一个“心远”,好一番意境!这句诗的诗眼里,清清楚楚地告诉着读诗人:心中之静,乃大静,无关所站所处之地的静喧与否。
这便立即让我想到那些三五结队或自助或从团的城市人,挤到乡野里去找安静感觉的幽默场景。青山绿水,天高云淡,碧波浮动,莺鸣虫吟……就在这样安静自然的浑然天成的风光下,那些戴着耳机哼着流行音乐大声嘻笑的都市人们,像走秀场一般潇洒地迈着步,全然还是一股庸俗混沌的味道;走过田地、踩着小径,旁人怎么也看不出他们是来“享受安静”的……
这其实是一种无形的讽刺,很尖锐很变向地刺痛了我的心。
林语堂先生曾在散文集里这样写过:安静的心、安静的灵魂,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内在修养的体现。一颗浮躁的心打着“安静”的旗号,走入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他还是浮躁的,这“浮躁”甚至会污染了那原有的安静,因为安静是孤独的,它不需要装饰,不需要华美的言辞,更不需要那些热闹时所有的一切欢娱的气氛。
安静只要独处。
是的,就像方才我侧倚书桌时的那份心境,那个不急不躁,又带着忧伤与思考的场景。
安静就是在这时来的。它会悄悄走进你心里,在你毫不知觉的情况下让你的灵魂丰饶富有,给予你无限的思考与深究的气力,让你无论何时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在面对人生途中的大喜大悲时多份冷静、多份自然、多份静水流深的感悟,从而磨练你的内在的修为,更彰显你灵魂的厚度与魅力……
古印度的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从二十九岁起因独处时的静而感悟了世间贫富阶级的不等,从而弃家修行,终于三十五岁大彻大悟,遂在菩提树下静坐成佛;凤凰城内凤凰游,沈从文先生便是在故乡雅山静水侧独观独赏,从而涤荡出了一股超脱凡俗的气质,流转于文笔之间,化作安静朴实的汉字,飘渺在世人们的心田。
那句话说得的确很好:宁静致远。
那句诗写得的确很妙:心远地自偏。
一个人的修为的过程,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源于外界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个人内心所持的那份动静取舍的心境。
这便是静处——一个能沉淀世俗喧嚣之心趋于平静,去收获秋天果实的捷径。
不远处的公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还在驶过,余音回荡;我想了想,又打开刚合上不久的书页,枝头鸣鸟的娇音夹带着秋阳的温馨传入耳管,渗入心底,也就此刻,静,一份心境,早已悄然来到身边……
□杨思高级中学高一 孟譞
指导老师:杜庆银
点评:静,是一份心境,无关乎所处的坏境。小作者由自身的体验切入,表达了自己对“静”的独特感悟和理性思考。文中展开议论时,旁征博引,陶渊明的诗句,林语堂的话,悉达多的静坐成佛,既使说理充分透彻,也启人联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