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上海中考政策指南   2018上海中考大事记   上海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家长频道   返回首页

中考上海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每日一篇:《西施山书舍记》

来源:中考网    作者:中考网编辑整理    2015-11-20 11:01:54

说两句

  •   
      题解:
     
      本文以平易朴实的笔调,叙说关于西施山的古老传说,描写眼前景色,记述所思所想。淡淡几笔,便描摹出一副赏心悦目、和平宁静的山光水色。文章关于今古变迁的一番议论,透现出他悼古的一缕淡淡哀愁,蕴含着喜爱现实生活的一片真情,而又交织着对于时事易变的辗转思考。复杂的人生,矛盾的思绪,在这篇短中表现得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
     
      徐渭(1521-1593),字文长,自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诸生。书画、诗文俱佳,尝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还著有四部杂剧,总称《四声猿》,以及宋、元、明、清四代唯一评论南戏的著作《南词叙录》。徐渭在37岁时入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府,参与机要。后胡因事治罪,徐亦精神失常,引锥刺耳,自杀未遂。又因杀续妻入狱,经人救免。从此绝意功名,放浪形骸,寄情山水,鬻诗画度日,穷困以终。本书收有袁宏道所著《徐文长传》,可参阅。
     
      徐渭论诗,讥评前后七子,迥绝时议,故当时无人过问。文长死后三十余年,才被袁宏道发现,称为嘉靖以来第一人。从此盛名传世。
     
      原文: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
     
      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1],而今变而且迁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2]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3]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4]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5]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注释:
     
      [1]孔道:大路,通道。[2]野火转燐:野外荒坟中飘转的燐火,俗称“鬼火”。[3]野人:乡野之人,农夫。[4]优伎:泛指歌舞表演。[5]谣俗:风俗。
     
      译文:
     
      西施山离绍兴城东约五里许,《越绝书》与《吴越春秋》皆称为土城,后人才改名为现在的西施山的。不过,也有叫它土城山的。大概当初越王勾践在山间修造宫舍,调教、训练西施、郑旦二人,用来献给吴王夫差的。还说:“恐怕这两个女人拙朴、浅鄙,因而宫址要临近通衢大道。”如此看来,当时此地原本处于水陆交通要道,数千年后,已不知归谁所有了。商君景哲用钱若干买下此山。
     
      西施山高不过数丈,却灌木丛生,幽竹错落,景色也十分明丽,惹人喜爱。山上有台,台东有亭;西面有书房数间,房后有座荷花池。池水向东流去,水面种上菱角与外部隔开。亭孑前面则一如其旧,仍叫“脂粉塘”,未作改变。远处东南面,西面有山,青翠高耸,连绵不断,尽是名山。书房四周,皆是田园、水面,一眼看不到边;其间种地、打鱼、采桑的男女随处可见,四望皆然。我年轻时曾来此地饮酒游乐。现在,受商君之托,嘱余为记,虽然因病戒酒,但对当时的情物却记忆犹新,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嗟夫!土城,不过一座小山而已,当初曾是储养美-的歌宫舞馆,又面临着通往繁华都市的通衢大道,而今时过境迁。一朝寥落,沦为村庄,那些在山中种地、渔钓的农夫野老,有的还能在耕作时发现古代遗落的首饰。遇到阴雨天气,唱着牧歌晚归的放牛娃总要被田野上幽幽闪亮的燐火弄得心神不安。所有这些,自然无不使人感慨叹息,成为百姓平日里聚集闲谈的话题。至于一改过去的妖冶为古朴,转倡优而农桑,专心本业,民俗淳厚,则使得有识之士未尝不抛去悼古的忧伤,而换之以欣然的微笑了。
     
      商君聪明过人,以善文辞著称,通达事理,如果能于读书之暇,登上西施山顶放眼望去,也许会触景生情,我在前面所说的不谋而合。到那时,姑且取出此文来咀嚼一番,恐怕也能发出会心的微笑吧。
    2018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17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上海中考指南

    上海中考指南

    《上海中考指南》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政策及数据进行了更新,希望《中考指南》陪伴在每一位中考学子及......[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说明

    自主招生

    自招方案

    中考体育

    特长生

    中职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家长

    期中试题

    中考高分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格致中学

    大同中学

    上海中学

    七宝中学

    南洋模范

    立达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