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范晔在狱中写给甥姪约、谢纬等的一封信,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信中虽说“吾狂衅覆灭,岂复可言”,而事实上这“狂衅”正反映了他无视封建礼法的叛逆精神和虽杀身而无悔的进取态度。
范晔以《后汉书》垂名青史,然而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本文关于文学特点、宫商声律以及文笔之分的论述,虽然比较简略,语焉未详,却开了文学概念由先秦两汉的尚实崇用转变为六朝的缘情绮丽的先声,在文学批评史上,无疑应占有重要地位。
【原文】
吾狂衅覆灭[1],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2]。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至於能不[3],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年三十许政始有向耳[4]。自尔以来,转为心化[5],推老将至者,亦当未已也。往往有微解[6],言乃不能自尽。为性不寻注书[7],心气恶[8],小苦思便愦闷[9],口机又不调利[10],以此无谈功[11]。至於所通解处,皆自得之於胸怀耳[12]。文章转进,但才少思难,所以每於操笔,其所成篇,殆无全称者[13]。
常耻作文士。文患其事尽于形[14],情急于藻[15],义牵其旨[16],韵移其意[17]。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18],政可类工巧图缋[19],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20],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21];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22]。然后抽其芬芳[23],振其金石耳[24]。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25],屈曲有成理[26]。自谓颇识其数[27],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
性别宫商[28],识清浊[29],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30],手笔差易[31],文不拘韵故也[32]。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33],所禀之分[34],犹当未尽,但多公家之言[35],少于事外远致[36],以此为恨[37],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38]。
既造《后汉》[39],转得统绪[40]。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41]。班氏最有高名[42],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43]。后赞于理近无所得[44],唯志可推耳[45]。博赡不可及之[46],整理未必愧也[47]。吾杂传论[48],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49],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史》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50]。其中合者[51],往往不减《过秦》篇[52]。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53]。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54],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55],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56],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57]。
吾於音乐,听功不及自挥[58],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59]。然至于一绝处[60],亦复何异邪[61]!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虽少许处,而旨态无极[62]。亦尝以授人,士庶者中未有一豪似者[63]。此永不传矣!
吾书虽小小有意,笔势不快。余竟不成就。每愧此名。
【注释】
[1]狂釁(xìn):疏狂放浪,不拘小节。釁,通“兴”偏激,冲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釁于勇。”杜预注:“釁,动也。”覆灭:指因参与谋立彭城王义康事泄而遭致杀身之祸。
[2]弃:谓遗弃、嫌弃。这里说范晔自认为疏狂放肆;得罪许多人,现在自己成为罪人,应受遗弃。
[3]不(fǒu):同“否”。
[4]政:通“正”。向,《南史·范晔传》作“尚”。
[5]心化:谓行道感人。
[6]微解:精微深刻的见解。
[7]寻:探求。注:专注。寻注书,谓行舟书海之意。
[8]心气恶:意谓脑子不灵。按,古人每每将人脑的思维活动视为心的生理功能。如云:“心之官则思。”
[9]愦闷:指头昏脑胀。愦,昏乱、糊涂。
[10]口机:口才。调利:畅达锋利。
[11]谈功:指凭借口舌言语获取功名利禄。
[12]得之於胸怀:意谓通过主客观的交互作用产生对事物的领悟。
[13]全称:完全满意。称,称道、肯定。
[14]事尽于形:谓作文记事显豁,只求外形,缺少内涵。
[15]情急于藻:谓只顾及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文彩藻饰。
[16]义牵其旨:谓以辞害意。义,文意。旨,主旨,犹今之主题。
[17]韵移其意:谓作文因考虑音律情韵而妨碍了文意的准确表达。
[18]大较:大略,大体上。
[19]政:通“正”。工巧:技巧艺精妙的工匠。图缋(huì):绘制彩色花纹的图像。图,用作动词。缋,同“绘”。
[20]常,通“尝”。曾经。
[21]见:同“现”。
[22]不流:不散失。此谓不会出现文不达意,空泛虚浮的现象。
[23]抽:引出。芬芳:此指完美的思想内容。
[24]金石:钟磬一类乐器,其发声清越优美,后因喻辞韵美妙。《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25]千条百品:谓各种各样,名目繁多。品,品目;名目。
[26]屈曲:比喻参差不一。成理:规律法度。
[27]数:技术,方法。
[28]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二音。《周礼·春官·大师》:“皆(通“谐”)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29]清浊: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也可谓汉语音韵学中的一对范畴),它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特点。发音时声带与发音体一起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反之则称之清辅音。
[30]谢庄:宋骈文家。据《宋书·谢庄传》:“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仕至光禄大夫,卒年三十六。”谢庄亦能,所作格调清雅绝俗。最有其分:最有识别宫商、清浊的天分。请参阅钟嵘《诗品·序》。
[31]手笔:犹文章。自南北朝始有“文”、“笔”之分,即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分为有韵的“文”,与无韵的“笔”。这里“手笔”当指无韵的实用骈散文字。差易:差别。
[32]文不拘韵:谓“手笔”之文不讲究宫商、清浊之声律。
[33]特:但;只。济难:有利于难以言传之情事的表达。济,有益;方便。轻重:指文字声音上的顿挫抑扬,高低变化,即后来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谓“宫羽相变,低昂舛节。”
[34]禀:领受:承受。此指具有。
[35]公家之言:指所谓“不拘韵”的奏疏、书表、策论等一类骈散实用文字。
[36]事外远致:指除“公家之言”以外的纯文学文字。致,意态;情趣。
[37]恨:遗憾。
[38]恒:常常。
[39]造:此指编纂。
[40]转:这里有进一步的意思。统绪:犹端绪。统,丝绪之总束。绪,丝头。
[41]可意:赞同;合意。
[42]班氏:指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有《汉书》、《两都赋》等传世。
[43]既任情二句:这是范晔批评班固断代为书,一改《史记》通史之先例,未能“通古今之变”,审辨、阐明各个历史现象之发生、发展及其归宿。
[44]赞:文体之一,有杂赞、哀赞及史赞之分。
[45]志:记事的书或文章,此指《汉书》中的《食货志》、《地理志》、《五行志》、《天文志》等十志。推:推许;赞许。
[46]博赡:犹宏富。赡,充裕。
[47]整理:指编纂《后汉书》时对史料的处理,以及在编纂方法和体例上的创新。
[48]传论:即每篇人物传纪后的评语、议论。
[49]裁味:评判裁夺的意味。
[50]“至于”三句:请参阅《后汉书》的《西羌传论》、《南匈奴传论》等篇。其中不乏针砭时事之论。则范晔之自负自夸亦并非无据。
[51]中合:谓切中时弊。
[52]《过秦》篇:即《过秦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辞赋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分上、中、下三篇。本编已选入其上篇。
[53]“欲遍作”二句:据《宋书·范晔传》:“(元嘉九年)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此时晔年方二十七岁,至被杀时,历时二十一年,然仅撰成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汉书》所有之十志并未依其例而成。
[54]杰思:杰出的思想和见解。按:《后汉书》既有论,又有赞,体例未免有重复之嫌。
[55]同含异体:谓各篇赞论内容不尽相同。
[56]纪传例:指序例。未见于今本《后汉书》。梁刘昭《后汉志序》云:“(范晔)序或未周,志遂全缺。……司马续书,总为八志,范晔序例,颇褒其美。”
[57]称情:犹言放胆、无所顾忌。
[58]听功:指对音乐的鉴赏识别。自挥:指亲手弹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据《宋书·范晔传》载:“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59]雅声:正声。雅,合乎规范。
[60]一绝处:指音乐(非雅声之乐)的最高境界。
[61]亦复何异:这里指“雅声”与范晔自创的新声实质并无区别。
[62]旨态无极:言非“雅”的新声其意蕴与表现形态均优美动人之极。
[63]士庶:读书人和平民百姓。豪似:极其相似。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