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0-12-17 17:40:23
四.刘羽冲,性孤僻,好讲古制。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②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③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注] ①经年:经过若干年。 ②将:率领。 ③甫:刚刚,才。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会有土寇 (正好(恰巧) ) (2)州官使试于一村 (派遣(命令)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古人岂欺我哉? 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刘羽冲的两次失败:(1)训练乡兵与土匪战斗,结果一败涂地。
(2)、修建水渠,大水一来,把人都淹了。(4分)
15.下列各项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2分)A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附译文:
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情孤僻,喜欢讲古制,其实迂腐不切实际不能施行。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整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有地方土匪军队,(刘羽冲)亲自训练乡兵与他们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灭,(自己)差点儿被捉住。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伏案读了一整年,自己说可以使千里土地变成肥沃的土壤。绘制了图形到各处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按绘制的图案在全村试验,(结果)用以防旱排涝的田间通水道刚修成,水大量涌来,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差点儿成为鱼儿。从此(刘羽冲)内心郁闷不得了,经常独自在庭院里漫步,摇头叹息:"古人难道欺骗我吗?"像这样每天(说上)千百遍,只是这六个字。没有多久得病死了。
五.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 ②谴:责问、责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我任之 ( 承受、承担 ) (2)去任之日 (离开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4.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 (3分。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爱民敬业(或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的人。(3分)
附译文:
郑板桥曾经在范县作县令,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2018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7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