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招考热线 2011-04-03 21:05:23
21.有哪些学校参加统一录取批次?
统一招生录取批次中有五栏,“零志愿”填报范围仅限于在考生报考区(县)进行跨区(县)招生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志愿”填报范围也只限于在考生就读学校有招生名额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中高职贯通志愿” 必须为已通过招生学校面试合格的本市常住户籍考生才可填报;一至十五志愿的招生学校范围较广,如本区(县)范围内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重点中学、公办高中、转制学校、民办高中、外区在本区招生的民办高中、综合高中及中职校等。考生按自己的意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情况、体检情况、特长爱好、家庭经济情况、交通情况等),准确定位后选择学校和专业进行填报。
22.什么是“零志愿”?
“零志愿”是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不含学校所在区(县)]提前录取的办法,该志愿栏内可填报的学校是跨区(县)招生[外区(县)学校在本区(县)招生]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总体招生计划原则上不低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考生可在规定的招生学校范围内选一所学校填报。“零志愿”学校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同一层次的学校,但因为它列入了“零志愿”栏,就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不同的批次进行录取,这样考生的选择余地就增大了。设了“零志愿”增加了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选拔的空间。
23.怎样填报“零志愿”?可否不填报该项志愿?
在“零志愿”填报时,各考生的情况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实力较强的考生,他会在“零志愿”栏中挑选更好的学校,而其他考生则把“零志愿”视作多一次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因此考生对“零志愿”的选择还需慎重思考。填报“零志愿”的考生如果被“零志愿”的学校录取,则“零志愿”以后的志愿自然失效,且考生不得要求放弃该志愿而顺延录取其后的其它志愿。考生也可以不填“零志愿”,不填“零志愿”的考生和填了“零志愿”没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后的志愿录取。
24.“零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在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区(县)招办根据全市规定的最低投档控制线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据考生志愿和录取总分(语、数、外、理、化、体育共6门科目录取总分加上政策性或奖励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以学校招生计划数1:1的比例进行投档。上海市回民中学面向全市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同时也兼收汉族学生。久隆模范中学是一所免费学校,它招收家庭经济有特殊困难且品学兼优,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报久隆模范中学志愿的学生,必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持有《上海市帮困粮油供应卡》(卡上须有考生姓名)或加盖街道民政科“社会求助专用章”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证明。考生毕业学校应将上述有关资料或复印件随考生材料一并送交区(县)招生办公室。选择回民中学和久隆模范中学的志愿也应填报在“零志愿”栏内。
25.什么是“名额分配志愿”?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法的招生是在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形势下,从2007年起推出的举措。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数近18%的名额,按毕业生报考人数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各初中学校,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上师大附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由市教委下达给各区(县)。参加“名额分配”法招生的考生(仅限本校在籍在读的考生,不含个别报名考生),根据分配在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在“名额分配志愿”栏内自主填报1个志愿。
26.怎样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可否不填报该项志愿?
考生在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前,还是先要了解招生办公室对志愿录取的先后顺序。录取时“零志愿”在先,“名额分配志愿”在后。“零志愿”和“名额分配志愿 ”录取结束后才会进入“一至十五志愿”的录取。以上三栏志愿都可填写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所以考生在选择这三栏志愿时除考虑自己的实力外,还要注意他们录取的先后关系。如果考生被“名额分配志愿 ”学校录取则其后的其它志愿自然失效。如“名额分配志愿 ”不填或填了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后其它志愿的录取。
27.“名额分配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由于各初中学校的学生数不同,所以区(县)招办分配给各初中“名额分配”的招生计划数也不同;在区域范围内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总数不同,所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名额分配”的招生学校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名额分配”的录取与其它志愿的录取方式就不一样,它只能是对初中学校逐个进行录取。我们在招生对象上作了限制,仅限在本校在籍在读的考生。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在“零志愿”投档之后,由区(县)中招办在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划定“名额分配”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范围内依据考生的志愿和考生的录取总分,分别对每所初中按该校分配到的高中学校和招生名额,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
28.什么是“中高职贯通志愿”?
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是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的一种招生办法。
“中高职贯通”招生的试点专业,都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较为稳定,适合中高职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贯通的专业。
中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分两段实施,前三年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高职阶段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对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对未能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按照相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29.怎样填报“中高职贯通”志愿?可否不填报该项志愿?
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考生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只有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才具有报考“中高职贯通”的资格。
面试:凡报考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中高职”)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参加由招生学校组织的面试。考生根据招生学校的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
填报志愿:在面试合格后,考生应根据招生学校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平时成绩,在《2011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上的“中高职贯通志愿”栏中,准确填写一个中高职招生学校代码,这是投档录取时的唯一依据。考生一定要慎重思考后再进行填报。
考生如果被中高职志愿录取,其后面所填报的志愿就自动失效;未录取的考生进入下一批次志愿的招生录取程序。如果考生不填“中高职贯通志愿”或者填了未被录取,都不会影响其后面志愿的录取。
30.什么是“一至十五志愿”?
“一至十五志愿”是作为统一招生录取志愿中的主要项目,填报内容为高中阶段参加统一招生的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和中职校),共设置15个志愿,供考生选择填报。
2018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7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