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上海站 > 2014上海中考 > 网友评论 > 评论精选 > 正文

中考不是一场丛林战--考后焦虑症候群

2014-06-26 13:52:52 来源:patrigoat | 家长帮社区

[导读] 中考作为高考的前奏,或者说序曲,是服从于高考指挥棒,为高考服务的。我们怎样看待高考,就应当怎样看待中考。

本文来自 家长帮社区 ,作者 patrigoat ,原帖链接:点击查看

  今天,是上海高考分数公布日,十几天后,中考分数也将公布。中高考论坛里一如历往的固定轮回,再次弥漫着各种焦躁不安。

  每到中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金榜提名,高中状元,鲜花与掌声蜂拥而至,俨然如众星捧月般成为天之娇子,可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而有人名落孙山,成绩差强人意,内心的失落与酸楚,则只有自己默默品尝,无以为外人道也。这一喜一悲,构成了极富张力的戏剧冲突,上演一出典型的中国式“中高考悲喜剧”。

  说到中考,必须提到高考,否则无法体现中考的重要性,就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于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如果非要把中高考看成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那么中考就是人生的转折点。诺曼底登陆是二战走向胜利的标志,那么高考就是人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无人质疑高考的重要性,对很多人来说,高考本身就是人生所经历的第一次大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在很多人看来,高考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绑架了一切,没有人可以在这场战争中拥有选择中立的权利,所有人都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要么成功,赢者通吃,要么失败,输光一切。而整个社会对高考的过度投入与热情,又使得这一切无限放大。如此残酷的竞争,既违背了人才选拔的初衷,事实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

  这种观念其实很具代表性。一方面,很多人从内心厌恶高考、痛恨高考,甚至认为高考乃是万恶之源,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匍匐于高考指挥指下,亦步亦趋,渴望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在这种复杂而纠结的情绪之下,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的心理防线都如琴弦般脆弱,稍不如意便有崩断的可能。

  高考作为一种制度,并不完美,批判高考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脱离现实来批判,就显得有失公允。没有高考,我们能拿出更理想的替代政策吗?更重要的是,高考于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因此,高考究竟是好制度还是坏制度,它的种种弊端究竟会在多大程度得以呈现,实际上取决于我们自己,你把高考看成什么,它可能就是什么。

  中考作为高考的前奏,或者说序曲,是服从于高考指挥棒,为高考服务的。我们怎样看待高考,就应当怎样看待中考。

  不要把高考想象成一场你死我活的丛林战争。它固然是一种无比激烈的竞争,成功者可以欢欣鼓舞,并由此多一些人生机会,但决不意味失败者就一无所有,无路可走,其意义远不及诺曼底登陆。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机遇无处不在。也有太多的事实证明,高考成功者未必就一定比失败者拥有更出彩的人生。这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从长远的角度来改良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模式,更需要社会放下浮躁和功利思维,不再简单粗暴地以暂时的成功来衡量和评价一切。

  同样,中考虽然重要,但也决不意味着四校八大是中考成功的标志,其意义也绝非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可比。马云、马化腾、许家印,以及比尔盖茨,他们又是出自哪个高中,那所高校?他们又是如何成功的?当然,他们仅仅是个例而已,否则不会成为各类“心灵鸡汤”的范例,大多数人只可能成为平凡的普通人。然,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平凡的普通人不好吗?

分享到:

中考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中考网官方微信

广告服务-营销合作-友情链接-网站地图-服务条款-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2005-2014 zhongkao.com 中考网版权所有 京备09042963号-9

上海中考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