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作者:阴天里的向日葵 2014-04-03 19:37:53
南洋模范:“好奇心、求知欲、进取心”很重要
“有着发现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心”,特级校长、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长高屹在谈到喜欢什么样的初中生时,用这三句话加以概括。
办学风格决定生源喜好
高屹的这种说法,与学校的历史积淀和办学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模中学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创建于1901年,4万多名毕业生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和海内外,其中67人次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等国内外院士,其中就包括计算机专家王选,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物理学家、哲学家何祚庥,氢弹、原子弹工程专家唐孝威,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陈俊亮等。毕业生中有国家省部级干部、陆海空三军将领、驻外大使、大学校长、学术权威、海内外著名人士、世界冠军、著名演员及许多虽然普通但在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尤其是1950年4月,毛泽东主席应学生的请求为学生壁报题名“青锋”,勉励学生成为“青年之先锋”。2001年8月,江泽民主席为南模寄语“四个模范”:求知的模范、生活的模范、爱国的模范、进取的模范。领袖的教诲,鼓舞南模学子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高校长认为,好奇心,表现为学生有对自然、社会的发现眼光,是未来创新素养的因子;求知欲,是学生保持刻苦钻研精神的元素;而进取心则体现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追求。他说,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学习成绩好是好事,但成绩有点不理想也没有多大关系,拥有这些好的品质才能弥补过去学习的弱势。他指出,要求初中生已经相当成熟,这是不可能的。高中学校的任务,就是为具有潜能的初中生打通成才的通道。
全面发展基础上要有特长
百年南模,以理科教学见长闻名沪上,但也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实用技能训练。篮球、交响乐、科技、美育、国防教育和社团活动是南模中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色项目。百年南模,有优良的办学传统,注重人格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教学质量上乘,每年有300多人次获国际、全国及上海市各类奖项。
对此,高校长说:“我们欢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又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比较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在学校中表现出来的处事能力。”据说,南模在面试推荐生和自荐生时,看中身体素质好的,同时又能吃苦的学生,太矫情的并不喜欢。学校会将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考察作为面试的一个重要选项,会询问初中生会不会烧菜之类的生活能力问题。而学校特色项目的交响乐团在全国一、二、三届艺术展演中均获一等奖;南模篮球队连年囊括上海市冠军,新近又获全国十一届中运会预赛第4名,各类学科上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0多项,这也证明了特长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提供适合成才的良好条件
南模对高中生的培养具有自己的特色,推崇“青锋”意识、“模范”行为和健全人格。在南模校园,社团很发达,由学生自己管理、发展,让他们自己制定章程,聘请教师,招募社员,设计活动,甚至做形象设计的广告。高校长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中培养领袖气质、平民作风和成事能力。
“阅读面要再开阔一点,进来的学生要读懂教科书外,还要读懂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什么都应当读一点,科学的,科幻的、生活的,等等。同时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形成一些特长。在说到南模的培养目标时,高校长表示,拥有健康和谐的身心,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拥有生活热情和人类关爱,是学校育人的基线,南模会提供适合高中生成长的一切好的条件。
延安中学: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最有后劲
对以科技教育见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延安中学来说,“对路”的学生也许更有发展的前景。
“学校欢迎什么样的学生,不是一个抽象的话题,而是一个非常实际和值得探讨的命题。”面对记者的提问,校长郭雄不假思索地坦陈道:“延安喜欢对问题具有敏锐性的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和进取态度”,并认为这样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有潜能,到了大学有后劲,也比较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特征。他强调,“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能看出问题,就能找到提升分析能力的钥匙。
学校曾对学生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后来到了高中具有后劲的学生,一般都具有“问题意识”。
“敏感性很强的学生,即使进校时成绩并不突出,但并不妨碍后来的发展,因为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比单纯接受知识的学生来得敏锐”,郭校长以自主招生为例说,学校每年招收350多名学生,近200名是通过推荐和自荐进来的,相对来说,自荐学生对问题敏锐性占优,这些学生一本率会达到80%。
“要让对问题的敏锐性成为一种习惯”,学校老师也认为这种习惯对出色完成高中学习和未来大学学习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这种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宽度和深度上,要有责任意识的催化,要有第三只眼观察事物的慧眼,要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慧根。在延安的创新素养培育中,“问题”导向十分明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科学小课题研究,发育这种“问题”意识。在自主招生中,“人机对话”的出题思路也与此有关。
延安中学对学生的培养,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即“做更好的伙伴,做更好的自己”,要做到这一点,起源于对“问题”的把握。郭校长说,学校十分注重在发现“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进取精神。为此,学校规定,每一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活动,至少有一个做社团小组长的经历,并把它作为一种“课程”。
从延安毕业到高校的许多学生,在返校后对老师表示,社团活动和组长经历,带给他们极为重要的阅历和经历以及由此获得的人生经验。郭校长说,参加社团的学生容易融入大学生活,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周期缩短,能从“问题”中找到解决的良方。而组长经历,让学生掌握了设计、策划、组织等能力。郭校长还透露说,这些社团组长留在复旦大学的居多。
【贴心提示】
延安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人机对话”,进行答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动手实验,自荐生要参加在学校实验室进行的相关学科的小实验,考察动手能力;三是面试环节,通过五六人一组,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考察自荐生的参与态度、思维特点和应对能力等。
2018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7年上海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