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上海中考政策指南   2018上海中考大事记   上海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家长频道   返回首页
上海中考网中考上海站 > 招生频道 > 最新通知 > 正文

2014年化学目标班选拔考试试题详解

来源:本站原创 2015-03-24 14:01:01

  • 2014年化学目标班选拔考试试题详解
    ——李佩升老师解读综测化学
     
    一年一届的《综合素质测评暨初中目标班选拔考试》又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本次8升9综测考试增加了“理化合卷”,考试时间是4月6日下午15:10-16:20. 理化目标班录取成绩=数学成绩×0.5+理化合卷成绩×0.5 ,录取物理目标班和化学目标班使用的都是这个成绩哦!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反映不知道化学考查什么内容。由于初中化学部分内容在科学课程和物理课中曾有少量涉及,因此我们考查的内容也以这两部分为主。每组题目前还会有材料信息帮助答题。本贴中,我们以去年的目标班选拔考试为例,讲讲我们到底会考哪些内容。
            如果各位家长对本次选拔考试有任何疑问,各位家长可以在帖子里直接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进行解答。
    插头线.jpg 
    9年级目标班 化学选拔考试
    试题详解
    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20分)
    1.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pH,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
    A.玉米粥(6.8-8.0)    B.番茄汁(4.0-4.4)    C.苹果汁(2.9-3.3)    D.肥皂水(9.8-10.2)
    【答案】A
    【解析】pH值可以作为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在常温下,中性水溶液,pH=7;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碱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常见物质的pH值如下:常见物品的酸碱性.png
    2.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
    D.正常人人体内各体液pH总保持一定范围
    【答案】B
    【解析】在营养学上,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人体的正常pH值为7.35-7.45.
    3.         小明用石蕊和酚酞两种酸碱指示剂测定四种溶液的酸碱性,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其中溶液的pH最小的是(  )
    A.溶液甲使酚酞试液显红色         B.溶液乙使石蕊试液显蓝色
    C.溶液丙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D.溶液丁使石蕊试液显紫色
    【答案】C
    【解析】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pH
    <7
    =7
    >7
    石蕊
    红色()
    紫色()
    蓝色()
    酚酞
    无色
    无色
    红色()
    4.         多数花卉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某盆花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该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花卉适宜在pH<7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的pH7.6,若要使溶液变为酸性,需加入溶液的pH应小于7.
    5.         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含氮、磷等非金属元素较多食物,为酸性食物;含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食物较多,为碱性食物.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
    A.苹果是酸性食物                 B.猪肉、牛肉是碱性食物
    C.大米、面包是碱性食物       D.巧克力、奶油是酸性食物
    【答案】D
    【解析】食物的有的食品在体内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酸性物质,这类食品就称为酸性食品(或酸性食物,或成酸食品)。常见的酸性食物有: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鱼类、奶酪、奶油、各种畜禽类、各种蛋及蛋制品、大米、面粉、酒类、甜食类等。有的食品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碱性物质,这类食品就叫碱性食品(或称碱性食物、或称碱食品)。常见的碱性食品有: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其中包括杏仁、椰子、海带、柠檬、洋葱、豆腐等。

     

     

    李老师说:“酸碱性的内容孩子们在科学课上已经接触过且同日常生活常识联系比较密切,在每年的中考和一模考试中也是必出的考点,因此本次综测命题还将继续考查这部分内容。”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C.任何物质燃烧的火焰都可以用水扑灭          D.档案室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答案】B
    【解析】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气体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应用燃烧的三个条件灭火可以有三个途径: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助燃气体)、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一下。火药爆炸、矿井瓦斯爆炸这一类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气球爆炸、轮胎爆炸这一类没有发生燃烧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因此,燃烧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汽油、酒精等燃烧不能用水扑灭;档案室着火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保护档案文件。
    7.         据新华日报报道:2004年3月22日山西的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2名矿工遇难,10人生死不明。为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闻井下气体的气味           B.保持矿井通风并杜绝一切明火
    C.井下不能有任何光亮        D.进矿井带着火把,若火焰熄灭,人应立即退出
    【答案】B
    【解析】进入煤矿严禁携带明火,极易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8.         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              D.电灯发光、放热
    【答案】D
    【解析】是物理变化。光与热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是物质,并且没有新物质生成,当钨丝到达炽热温度(2000℃以上)进入白炽状态,从而产生了光亮,但是在用的电灯使用的过程中钨丝会慢慢的变小,这是它的表面在长期高温下蒸发掉了,然后凝结在电灯玻璃上,电灯就会变暗。
    9.         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B
    10.     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 ④煤尘 ⑤天然气.
    A.仅①     B.①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可燃性气体或固体小颗粒与空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接触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李老师说:“燃烧和爆炸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近几年四校的自招考试当中也有相应的试题。考虑到大部分的孩子还没有学过这部分内容,试卷中会给予相应的材料信息,需要同学阅读材料中反映出来的信息并结合生活常识进行作答。”
    11.     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度污染。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 (    )
    A.镉元素          B.金属镉        C.一个镉原子      D.一个镉分子
    【答案】D
    【解析】Cd宏观上可以表示镉这中金属或Cd元素,微观上可以表示1个镉原子。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故没有镉分子。
    12.     下列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A.H      B.He      C.Na     D.Hg
    【答案】B
    【解析】空气中含有微量的稀有气体(体积百分约含0.94%),它们是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具放射性的氡(Rn)。稀有气体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等特点,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医学、尖端科学技术以至日常生活里。
    13.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核能够发生改变
    C.题干中的两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由此推断,质子数不同的元素是不同种的元素
    【答案】D
    【解析】从微粒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结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核不能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从宏观角度看,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
    14.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就一定越好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
    C.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D.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化学变化是我们想要抑制或减缓的化学变化。
    李老师说:“元素与化合物的内容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基础,建立在微粒基础上的物质观是化学学习的核心思想,能否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好物质,对于初中、高中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这一部分的考查需要同学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15.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水可通过以下方法处理成饮用水: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淀,其中较为合理的顺序为(  )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净水过程中按照杂质颗粒由大到小依次除去。
    16.     北京奥运会为确保“水立方”游泳池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净化游泳池里的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C.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                          D.臭氧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答案】C
    【解析】臭氧属于有害气体,浓度稍高时,对人体有危害。其毒性还和接触时间有关,例如长期接触 低浓度的臭氧会引起永久性心脏障碍,但接触20ppm以下的臭氧不超过2h,对人体无永久性危害。
    17.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本届“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 and Energ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
    B.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C.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成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答案】B
    【解析】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的天然循环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能够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李老师说:“水和溶液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册的内容,在一模考试中占分数比例大、难度高。综测考试中,这部分内容以考查身边的水资源为主,更贴近生活常识难度并不高,想要取得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这一部分。”
    18.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人造空气”中不含游离态的氧元素
    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答案】B
    【解析】自然界中的空气主要由78%的氮气、21%氧气、0.93%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4%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单质中的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而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人造空气的组成中含有氧气,即游离态的氧元素。
    19.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只有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光能和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灭火剂,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0.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空气中的成分不能作为生产化肥的原料
    【答案】A
    【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氮气可以作为生产化肥的原料。
    李老师说:“空气也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到了九年级我们会详细学习空气中每一种组成成分的性质。本次考试侧重考查空气中物质的应用了,例如:氮气、氧气等。”
    二、填空题:化学式书写(每空1分 共10分)
    1、请在H、O、N、S、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①一种重要化工产品,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_________
    ②一种大气污染物,容易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是 _________
    ③既可作为消毒剂,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液体试剂是 _________
    ④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和脱水性的酸_________
    2、天然降水(含雨、雪、霜、雾、露、雹等)的pH若小于7,则_______酸雨。(是或不是或不一定)
    3、近年来我国推行在食盐中加入了______元素.(写名称)
    4、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经燃烧会产生许多致癌物和有害物,烟气中的
    ______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写名称)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氮气、②生石灰、④硫酸、
    ⑤熟石灰、⑥硝酸钾⑦硝酸⑧盐酸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其化学式填空:
    (1)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_____;(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3)常在农业中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
    【答案】     1、①NH3;②SO2;③H2O2;④H2SO   2、不一定   3、碘    4、一氧化碳  5、(1)④  2)⑤  3)⑥
    李老师说:“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化学的语言和文字,本次综测考试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较少,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